保障高質量的老年生活
主持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市場發展狀況如何?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有何不同,意義何在?
賈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保障。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突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進一步建設功能更加完備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有三個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建立了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兩大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較為完善,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發揮了保基本、兜底線功能,起到了經濟社會安全網、調節器、減震器作用。截至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3億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3億人,基金累計結余6萬多億元,織就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養老保險保障網。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國家制定政策,單位自主建立、市場投資運營、政府綜合監管。截至目前,參加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職工7200萬人,積累基金4.5萬億元,基礎較好、運行規范。
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此前沒有制度安排,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短板。第三支柱內容廣泛,其中有國家政策支持的部分稱為個人養老金。2021年底,中央深改委通過《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年4月《意見》印發,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是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舉措,保障更有質量的老年生活。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在制度模式、功能作用、責任主體、風險程度等方面大不相同,體現為六個特色。
一是賬戶制。個人養老金采取個人賬戶制度模式,以個人賬戶為載體,實賬積累,體現個人權益歸屬。對參加人來講,賬戶以兩個形式出現:一個是個人養老金賬戶,由參加人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具有唯一性,記錄個人的全流程信息,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另一個是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用于繳費、歸集收益等,兩個形式的賬戶一一對應。
二是自主性。與國家強制實施的基本養老保險不同,個人養老金完全由個人自愿選擇參加。繳費由個人承擔,在繳費上限內自主選擇額度,自主開立資金賬戶,資金完全積累,自主投資,領取方式也由自己決定,體現出完全的個人責任。
三是市場性。個人繳費全部歸集到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實行市場化運營,風險完全由個人承擔,待遇多少取決于個人賬戶資金的積累額。參加人自主選擇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進行投資運營。
四是補充性。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保基本,個人養老金與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都是補充養老性質,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
五是政府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引導長期領取。
六是統一信息平臺。人社部組織建設統一的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個人養老金賬戶就在這個平臺上開立,統一的平臺為人們不分地域、戶籍參加提供了支撐。
本文標題: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市場發展狀況如何?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有何不同,意義何在?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578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