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行業動態。為什么現在很多養老機構想著養老系統開發?這是因為傳統的養老機構運營起來成本太高了,同時管理起來也是很麻煩,加上沒有統一的數據分析,很難做到規范運營。但如果用上了養老系統軟件,這些難題就會得到解決,在運營上不但成本節省了,品質也會得到提高。
杰佳通智慧養老系統開發
一、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方案介紹
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是利用先進的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將老人、養老服務機構、監護人、第三方服務商聯系起來,為居家老人提供實時、快捷、低成本、高效的智能化養老服務。
通過佩戴便攜式人體生理參數測試儀器、可穿戴老人活動狀態檢測儀器等傳感器,使老人日常生活處于遠程自動管理狀態,全天候記錄老人在家里的飲食起居情況,監控老人的健康信息,關注老人健康情況,監控老人的血壓等關鍵信息,通過LBS定位系統確定位置,通過無線網絡聯網,構建智能養老運營管理服務平臺,通過實時監控提供及時救助,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預警,合理提供膳食與保養建議,防范于未數。
二、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方案優點
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方案用高科技手段為老年人進行護理和服務,為養老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希望智能養老服務平臺可以惠及更多老年人,讓老人的晚年過得更美好。
1、管理更方便:智能化養老社區將提高管理效率,做到遠程監控和實時反應,更好的服務老年人;
2、生活更健康:通過健康管理中心和系統對老人的身心健康監控,隨時掌握老人身體健康狀況,發生突然疾病等可以最快了解做好預防措施;
3、社區更安全:通過wifi等社區定位技術和全社區云監控,老人在社區遇到突然跌倒狀況等,可以做到及時救助,減少受傷害程度;
4、服務更全面:社區購物和日常生活服務能讓老人足不出戶就得到滿足,比如買菜、理發、交水電費等,極大的方便了老人的生活,也讓兒女放心;
5、居住更智能:老人可以享受我們的智能家居系統帶來的便捷化智能生活,一鍵控制燈光、窗簾、家電和其他常用設備,做到綠色節能環保,還減少了老人操作的困難,讓老人能夠簡單生活,樂享晚年。
三、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組成架構
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通過構建信息化、智能化的養老運營模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作機制市場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格局,有效推動居家養老服務行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系統由數據采集端、服務器端、客戶端組成:
1、數據采集端:采集端硬件包括基站控制單元、基站、定位腕表、定位卡、護工胸牌、智能床墊、固定式無線呼叫器、攝像頭等組成,所有采集的數據通過TCP、IP網絡上傳到服務器。
2、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安裝分析程序和數據庫,主要用于分析處理數據采集端上報的數據,這些處理包括:位置信息、報警信息、傳感數據信息、設備信息等,從而將處理結果展示到客戶端軟件上。
3、客戶端:客戶端主要用基本信息的錄入及數據的顯示。錄入的信息包括人員及設備的的基本信息;顯示的信息包括人員及設備位置顯示、各類報警信息、各類數據查詢結果顯示、各分類統計信息顯示等。
數據采集端、服務器端、客戶端共同組成了智能養老綜合管理系統,通過三個部分的有機結合,實現各類數據(人員、設備等數據)的上傳、數據的分析處理、數據的顯示,從而實現養老機構的信息化管理。
四、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方案功能
通過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監測老人的心率、呼吸率、血壓、血糖等,并且在異常時發出報警,同時支持在手機上了解老人的健康信息。在廚房可配備燃氣煙感警報器,在臥室安裝空氣凈化器,再通過呼叫、定位實現安全監護,支持在手機上查看。
1、老人位置實時監護,活動軌跡隨時查看
通過在養老院內部署真趣科技老人位置監護系統,給院內每位老人佩戴智能手環或胸牌,監護人員可在后臺或APP端查看每位老人的實時位置和歷史軌跡,方便對所有老人進行監護管理。
2、電子圍欄設置,安全健康智能預警
在養老院內關鍵區域設置電子圍欄,一旦老人隨意走出該區域,系統第一時間進行預警,提醒監護人員提高警惕,防止意外發生;為了保障不同健康狀況老人的安全,也可以設置“滯留預警”,一旦老人在某區域停留時間過長,系統立即預警,防止過度疲勞或是突發疾病。
3、危急時刻一鍵求助,老人安危及時保障
可在定位手環上集成“一鍵報警求助”按鈕,老人發生危急情況可一鍵進行求助,通知監護人員前來救援,保障生命安危。
4、視頻聯動監護,及時了解現場情況
一旦老人發生意外,按下一鍵報警按鈕可觸發周邊攝像頭,在管理后臺立即彈出現場視頻監控,方便管理人員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
5、老人生命體征監測,健康數據隨時掌控
手環可以隨時檢測老人的心率、血壓,監控每天的運動情況,包括運動距離、步數等,隨時掌握老人的每一個細微波動。
六、智能養老管理系統平臺方案特點
平臺整體分兩個部分,一部分針對機構養老,一部分針對社區養老(或居家養老)。通過機構作為切入點,最終形成“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的統一云端平臺。使得平臺成為上游相應服務業、制造業和下游老人、家屬、養老院、社區的中間層“黏合劑”。平臺定位服務六大對象:老人、家屬、養老機構、業務主管部門、社會大眾、第三方機構。
1、老人:通過信息平臺、物聯網技術實現對老人的“醫”、“食”、“行”、“情”、“用”等方面的關愛和服務;
2、家屬:建立平臺,打通家屬和老人的溝通互動渠道,讓家屬及時了解老人的“醫”、“食”、“行”、“情”、“用”等方面的情況,保證家屬、老人、院方信息互通和服務的對稱性;
3、養老機構:通過系統,管理院內“人”、“物”、“錢”。人員主要包括老人、護理人員、工作人員及來訪人員。從而服務老人、監督護工、協同工作人員,達到基于管理服務一體化的目的;物主要包括設備、物資等,通過感知終端建立全流程管理,達到預防為主的管理策略;通過統一的門戶網站對各類捐款進行公示;
4、業務主管:建立權限機制,分級管理行政區劃范圍內養老機構,通過信息上報制度,使得相應主管部門及時掌握、了解區劃范圍內養老機構相關信息,為主管單位的政策制定、方案實施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5、社會大眾:通過應用端APP或微信,讓社會大眾了解養老院入住情況、收費情況、服務情況等信息,讓服務陽光、權利陽光,提升政府便民服務職能。并潛在的形成一群關注養老的群體,群策群議,使得養老“接地氣”,讓養老事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真正有效緩解我國養老難題;
6、第三方機構:如果大量養老機構接入平臺,平臺會沉淀老人、機構、大眾等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可形成老人“醫”、“食”、“行”、“情”、“用”等方面的分析報告,也可對機構的管理、大眾的行為進行深度挖掘,使其成為有用的“數據黃金”;
本文標題:[養老系統開發]養老管理系統平臺開發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0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