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晨陽漸升。今年72歲的溫嶺太平街道錦屏社區居民陳名義,將在陽臺活動腿腳的老伴扶進房間,屋里鋪著防滑地墊,讓他頗感安心。
老伴中風多年,行動不便,一直飽受困擾。今年年初,經過前期走訪調查,太平街道將40多位家庭生活困難的低保老人、失能老人列入首批適老化改造對象。適老化改造讓我們的老年生活多了保障。
截至2020年末,臺州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32.43萬人。近年來,臺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積極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網絡,居家養老也被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去年,臺州被財政部、民政部評為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城市。
目前,大多數老年人首選的仍是居家養老。針對居家養老中容易遇到的摔倒、生活不便等難題,適老化改造應運而生。
衛生間鋪設防滑墊,還安裝了助浴椅,馬桶兩邊也裝上扶手,洗澡再也不擔心會滑倒了。在椒江章安街道閘頭村,楊岳兵端來午飯,不時跟老伴聊幾句家常。老人70歲了,兒子出過事故,跟老倆口住在一起。
前期在征詢了老人和其家人意愿及各機構和部門評估后,根據房間布置和實際需要,章安街道對日常生活中老人使用較多的空間進行了私人定制。雖然是幾處簡單的改動,但解決了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大問題。
在臺州,像楊岳兵一樣經過家庭適老化改造安心養老的人還有不少。
今年以來,臺州市把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頭事來抓,以居家養老建設為重點,采取新建、改造等多種方式,讓養老服務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臺州市民政部門還依托浙里督民生地圖系統,向公眾公開適老化改造、康養聯合體、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內容和項目進展情況,根據實際體驗情況做出好差評或留言投訴。
同時,會同施工服務單位設計適老化改造二維碼標簽,對每戶通過驗收的適老化改造家庭,生成對應的二維碼予以張貼,既起到接受公眾監督的作用,也加強了民生實事工作實效的宣傳。
目前,臺州已實施生活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926戶;建成44個鄉鎮(街道)示范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全覆蓋;建成12家康養聯合體,提前并超額完成年初下達的計劃任務指標。
解決老年人口養老服務難題,探索符合實際情況的養老服務模式尤其必要。
近年來,臺州市圍繞補短板、強基礎、創特色、謀發展的總體思路,通過建立健全服務設施網絡、提升專業服務水平、范養老服務內容、推進居家服務醫養結合,進一步完善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康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玉環蘆浦鎮西塘村的李大爺平時會去文化禮堂走走,找老伙計們聊天。去年年底,村里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這是玉環首家智慧型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看到村里一些老人在服務中心嘗試點餐服務,李大爺也忍不住嘗了鮮。以前都自己一個人吃飯,不敢做太多菜,這里每天都能吃到葷素搭配的菜品,這生活有滋有味了。
在三門,內嵌于亭旁衛生院的亭旁康養中心成為當地破冰城鎮康養供給難問題的重要突破口。該中心創新實施公建民營結合、康護養老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現實虛擬結合模式,實現服務對象康養離家不離鄉。中心投運后兩個月,就有20多名老人入住,康復治療30多人,覆蓋亭旁及周邊多個鄉鎮,徹底改變過去城鎮康養供給不足、服務不優、質量不高的狀況。
一個個養老服務項目的落地發展,是臺州市委市政府及民政部門真抓實干、為民辦事的生動寫照和縮影。2020年,臺州市獲批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初步構建,順利通過財政部、民政部驗收并獲得優秀等次。
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鄉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43個、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3220個,初步形成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網絡;120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專業托管運營,專業托管率達到84.25%,2015家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實現專業托管運營,專業托管率達到62.58%。
不僅如此,截至2020年底,我市92%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醫療機構簽訂醫養合作協議,其中1203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就診綠色通道,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
本文標題:臺州養老:為老人撐起保護傘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78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