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老年人居家養老模式為主的背景下,當前社區硬性、軟性配套建設與老齡化發展趨勢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
住宅室內環境方面,建筑配套設計未能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變化特點,地面防滑、扶手設置、呼救設施等均沒有滿足老年人獨立生活的安全方便訴求。調查顯示,46.4%的老年人認為室內居住空間缺少必要的扶手,46.3%認為室內地面過于光滑易摔倒,42.8%認為住宅內的廁所或浴室不方便,42.8%表示室內沒有安裝呼叫或報警裝置,由此可見,室內空間安全性問題是擺在老年人面前的居住痛點之一。
除此之外,老年人活動需求與社區活動設施供給之間存在矛盾。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老化、活動能力與活動范圍受限,對于社區內部和周邊的環境、設施配套需求更加突出。老年人出行頻率并不低,近八成受訪者在社區內或附近活動的頻率為一天一次或一天多次。
老年人日常高頻活動行為有散步或鍛煉身體、坐著聊天、打牌下棋等,但是當前社區配套建設尚不能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社區內部及周邊公園/廣場的配套率稍高,仍有36.5%的老年人表示缺少此項休閑配套;運動健身場地、休息座椅、老年活動室的配建比例均不足六成;社區圖書館/書報閱覽室、老年大學的建設比例更低,超七成受訪者表示并未享受到此類配套設施。
社區老齡服務項目普及度不高,緊急呼叫和走失定位服務需求迫切。多樣化的社區老齡服務已成為老年人生活的必需,老年人對社區老齡服務項目表現出較大的需求,緊急呼叫(68.3%)、走失定位(60.4%)、陪同出行(46.4%)三類服務占比最高。
調研數據顯示,社區保潔維護、室內維修、緊急呼叫等多項老齡服務項目的提供率均不高,其中57%的老年人表示社區沒有提供走失定位的服務,55.1%的老年人表示社區沒有提供陪同出行的服務。
本文標題:養老社區軟硬件建設不適應老齡化發展趨勢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80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