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雪后的北京寒風凜冽。在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李久恒和李蘭截穿上藍色的志愿者馬甲,在胡同里七拐八繞。這天上午,他們要去老人家里走訪,看看老人最近有什么困難。
一會兒去李阿姨家,李阿姨90歲了。然后是雷哥家,雷哥因為生病長期臥床,但是他特別樂觀。李久恒從2016年起就和李蘭截搭班做入戶巡視的養老志愿服務,說起這幾戶老人,他都很熟悉。
我還在盼著,你們怎么還不來呢?敲開門,李阿姨將兩人迎了進來,最近挺好的,昨天下雪,你們志愿者還打電話問我需不需要送飯呢,謝謝你們!
李久恒和李蘭截都已經60多歲,他們不僅是為老服務的志愿者,還是大柵欄街道的時間儲戶。這次入戶能為他們各自儲存兩個小時,相當于20個積分。從2017年起,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協會在大柵欄街道開展時間儲蓄養老志愿服務項目試點工作,將入戶巡視、理發、健康咨詢、垃圾分類、文化宣教等各類志愿服務納入,在線發布任務。志愿者領取并完成后,服務時長可以轉化為積分儲存至個人賬戶,當自己未來需要他人幫助時,可以從中支取已儲存的時間。
目前,時間銀行已納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范圍。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認為,時間銀行可調動更多社區人力資源參與為老服務,緩解社區老年人非專業化養老服務需求。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促進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相結合。
今天我為別人服務,將來別人為我服務。同為志愿者的葛淑芹今年69歲,她說,自己賬戶里有700多積分,積分可以兌換一些實物和服務。上次給我兌換了一個音箱,有時候還組織我們去一些景點參觀游玩,也是積分抵的,真不錯。
2020年至今,大柵欄街道的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獲得時間轉換積分4萬多分。志愿者可以在養老驛站兌換各類服務優惠、適老用品折扣和愛心企業提供的回饋物資,目前已兌換9000余積分。在北京市民政局指導下,時間儲蓄養老志愿服務項目已在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朝陽區呼家樓北社區等地開展試點。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協會秘書長馬乃篪介紹,現在街道的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的低齡老人,低齡老人在為老服務上能夠發揮很多作用。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多元化,需要志愿者有時間和耐心。另一方面,社區內的老人往往對街坊鄰居更信任。
本文標題:通過時間銀行很多退休的低齡老人志愿者在為老服務上發揮作用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86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