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歷下區甸柳街道第三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成立以來,91歲的李爺爺幾乎天天去打卡。在這兒,除了與老友們拉家常、看電視、玩棋牌,康療驛站的常規查體、理療項目,中醫專家的坐診,李爺爺更是樂此不疲,樣樣都不錯過。
前段時間,李爺爺感覺身體不適,由于子女都不在身邊,他第一時間想到家對面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接到李爺爺的求救電話后,中心工作人員立即趕到老人家中,陪著他到中心的合作醫院掛號、就診。老人住院期間,中心的工作人員輪流去看望他;出院后,工作人員也每天定期上門給他測量血壓、心率。
經歷這一次,李爺爺自己及其家屬都深深地意識到,老年人身邊的養老服務中心,比想象得更不可或缺。
打造這樣的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既能有效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就近養老服務需求,又找準了介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模式,正是濟南民政部門為居家社區養老設計的濟南方案。
過去由于政府補貼有限,運營方的服務理念相對薄弱,專業的照護能力不足,老人需要的各項服務滿足不了,導致大多數長者日間照料中心的作用打折扣,變成了老年人的活動中心。濟南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孔彬介紹,為了能夠在有限的空間里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濟南市民政局在2017年就提出建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推動長者日間照料中心轉型升級,承載更多的養老功能,提供更好的民生服務。
2017年,濟南市民政局要求每個區打造2處示范點,遴選一批北京、上海的專業養老服務企業參與運營和管理。同時,分別對新建、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的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進行明確規定——建筑面積不低于1500平方米、800平方米,并設置了短托、助浴等基本功能。歷下區燕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天橋區寶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槐蔭區臘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等一批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陸續落地。
2019年2月,濟南市民政局印發文件,進一步明確了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標準和功能——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服務;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除日間照料中心規定的短期托養、日間照料、健身娛樂、餐飲服務等功能外,還應有為失能老年人全日照料、康復護理等功能。
示范帶動,整體提升。如今,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在濟南的大街小巷遍地開花,將為老服務觸角延伸到家門口,扎根在社區中,和城市的煙火氣交融在一起,成為濟南市民生工程的生動實踐。
本文標題:打造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96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