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建立基本養老托育服務制度,統籌推進城鄉養老托育發展,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養老托育服務網絡,提高城鄉養老托育服務均等化水平。《方案》明確,落實政府在養老服務兜底線、保基本中的重要職責。到2025年年底,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定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指南。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重要內容,加大建設力度,發展農村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需要積極應對,構建一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盡管借助社會養老、社區養老模式,建成了不少養老機構。但由于信息傳遞不夠對稱,導致養老服務資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利用,難以滿足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的意見》提出,打通養老服務的堵點,消除痛點,確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此前,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入職補貼、積分落戶、免費培訓、定向培養和工齡補貼等優惠政策。到2022年年底,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
高質量發展,讓養老服務更有質量,讓老有所養更有品質。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兩方面結合,一是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相結合。機構養老比較規范,服務品質有保障,但一床難求也讓老年人頭疼。作為有效補充,社區養老能夠緩解機構養老床位不足問題,成為較為理想的養老模式;另一個是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相結合。老年群體普遍存在既要養老又要看病的雙重需求,而現實多半是養不能醫,醫不能養。推進醫養深度融合,需要解決政策體系不完善、醫療機構熱情不高、專業照護人員不足、社會力量參與度低等困境,才能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養老需求不僅局限于生活照料等基本保障服務,還需要專業護理、心理疏導等更高層次的服務。目前的社區養老理應將過于注重補硬件轉變為補軟件、補服務。一方面,養老服務精準化管理要貫穿于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服務中,養老管理服務機構要盡力滿足老年人多種服務需求,及時掌握服務供需信息,合理分派服務人員,為服務對象提供滿意的服務;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資本的投入,養老產品的供給變得更加充分而多元,充分發揮市場的優勢,調動民間資源,補齊養老服務短板,才能更好地滿足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從而推進我國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標題:養老服務均等化亟待創新補齊短板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01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