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接受居家上門服務老人數量占全市老人數量超15%,僅居家上門服務一項,無錫年投入資金超過1億元。朱國清介紹,地方還會不斷提高福利,以旺莊街道為例,今年起當地家庭適老化改造補貼范圍擴大,不符合市級補貼要求的特殊老人,可獲改造成本20%的補貼。
照料護理向社區家庭延伸,把床位搬回家、把服務送上門,僅靠政府兜底保障不現實,還需要社會多元力量的參與。朱國清坦言,財政補貼只是引導撬動資金,滿足老人最基本改造需求,如果要智慧化和更完備的設施,可能需要數萬元的預算。白偉銘告訴記者,目前符合條件的家庭中,超九成選擇僅加防滑墊、裝扶手等基本設施,全屋改造約5000元一戶。
養老服務不可能純公益供給。政府可以兜住困難、高齡、空巢等特殊老人的居家養老需求底線,社會不應過度依賴福利,否則社會福利資金池也會不堪重負。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陳友華認為,老人及其家庭應建立健康的養老觀念,學會為養老服務買單。
無錫也在推進養老福利和市場兩條腿走路。明年旺莊街道將嘗試用招投標的市場化方式,引入多家企業共同做好家庭適老化改造。朱國清說,這是一條互利共贏的探索路徑,企業讓出市場價25%-30%的利潤,在不虧本的基礎上獲得更多訂單,并在合作中擴大品牌影響力。企業讓一點、家庭出一點、政府補一點,引導廣大老人購買服務,提升家庭環境的友好度和居家養老舒適度,降低老人遭遇滑倒、撞傷、忘關煤氣等問題的風險。
市場參與不足是當前養老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之一,完善的養老產業要建立在市場化、供需均衡、充分競爭基礎上。陳友華建議,從行政主導轉向引導,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明確養老市場化、產業化發展路徑。
本文標題:無錫推進養老福利和市場兩條腿走路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0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