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齡化向老齡社會發展
中國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重。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國情,養老問題所帶來的挑戰愈發嚴峻。在快節奏發展的當下,養老焦慮已經成為一個橫亙在我國社會發展中所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2020年年中,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表示,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快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典型特征,預測到2022年左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屆時我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
同時,《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獨居老人超過2500萬戶,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000萬戶,到2040年將達到約5000萬戶。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大規模城鄉人口流動現象,也將給城鎮及農村發展帶來考驗。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當下和今后較長時期需要面對的基本國情。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規模龐大且持續增加的老年人口群體也在社會勞動生產效率、財政壓力、道德倫理等方面為國家發展帶來挑戰。如何妥善解決好老年群體的養老問題,成為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代課題。
政策響應:加碼新時代老齡工作建設
為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嚴峻考驗,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確定為國家戰略。10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老齡工作,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齡工作體系,強化基層力量配備,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10月14日,全國老齡工作會議召開,對新時代老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強調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進一步規范發展機構養老,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托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
在金融政策方面,《意見》提出要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實施智慧助老、開發老年人健康保險產品。早在今年9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確定了由工銀理財、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四家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12月3日,我國首批四只養老理財試點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完成申報,我國養老理財試點正式開啟。這不僅滿足了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上缺乏長期養老金融理財產品的現狀,更進一步響應了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我國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具體要求。據悉,銀保監會還將研究開展養老儲蓄業務試點,以推動養老產品豐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本文標題:由老齡化向老齡社會發展,加碼新時代老齡工作建設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4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