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成為很多子女最牽掛的事。今年以來,荊州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探索完善居家養老新模式,優化養老服務供給,讓老年人吃不愁、病不憂、樂有伴,享受幸福晚年。
做優服務項目滿足老人多元化需求
12月8日一早,記者來到荊州區御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大廳內已經有老人在練習二胡。這是荊州區御河民樂藝術團的部分成員,住在御河社區轄區內的成員每周都會在這里集中練習。
這里環境很好,設施也比較齊全,平時我們會在這里學習二胡、讀書看報、練習書法,經常組織參加各類文藝演出和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居民陳姨爹說。
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荊州區立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選址標準以交通方便、老年人集聚程度高等為原則,還要具備日間照料和全托服務功能。御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共3層,一樓是活動室、圖書室和餐廳,二樓是休息室,三樓是書法室和會議室。
目前到我們這里來的大多數是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且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我們為他們提供休閑娛樂、康復理療與生活服務。御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劉敬華說。
提升服務質量引入市場主體打造升級版
除了提供基本服務,荊州區還嘗試引入市場主體,探索推進嵌入式養老服務,打造居家養老升級版。
在東城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三三兩兩坐在大廳內聊天、下棋。東城街道與得福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合作共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于今年4月20日投入使用,總面積3142平方米,有200個護理床位,針對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就餐、就醫、購物、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等難題開展服務,目前服務范圍已經輻射整個東城街道轄區。
據介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前期,工作人員對轄區內高齡、失能、空巢、獨居老人需求作了調查,結合調查結果,提供針對性服務。
東城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設置了幸福食堂,解決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此外還設置了戲院、醫館、頤養、書院等功能區。每天會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活動,每個月會舉行2到3次文藝表演,開展1次義診。
我們除了為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全托服務以外,還會為部分失能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比如上門為老年人理發、送餐、代購、清潔、心里疏導等。荊州區得福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鄧莉玲介紹。
據了解,荊州區計劃在城區建設1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已有10家建成投入使用,5家正在建設中,預計2022年5月1日前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此外,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荊州區還在農村地區建設了80多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互助中心,對90戶特殊困難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讓老年人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本文標題:湖北:養老新模式托起夕陽紅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5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