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在社會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尤其是在社會保障持續擴大覆蓋面的同時,各項保障待遇水平更是不斷提高,那么對于養老服務和老齡事業來說,從養兒防老到多層次養老服務,需如何進行突破?
最美夕陽紅·全國養老產業文化惠民公益工程組委會主任張運防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除了國家政策保障、資本介入之外,還與政府、企業、機構息息相關。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關于養老產業政策的持續導向。相關政策的推出對于企業以及機構具有引導性作用,也會推動養老產業朝著科學合理的方向邁進。同時,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企業、社會資本的介入,資本的注入會引導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合理化布局。張運防表示,相關企業以及機構的智力幫助,也將引導養老產業朝著更適應老年人口需求的方向調整,避免資源重復利用與浪費,實現產業的高效率布局。而如何真正實現三者間的充分合作,對養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在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支援,滿足養老、養生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又需要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實現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是目前養老產業的最大課題,這需要養老行業的各個板塊協調發展。
家國智庫理事長葉偉春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對于養老市場出現的諸多問題,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解決:
一是政府要做好支持和引導養老產業健康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落實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在全社會營造孝老敬老愛老的文明風尚和文化氛圍;
二是進一步鞏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地位,滿足絕大多數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區享受養老服務的愿望;
三是養老機構、養老企業要和政府、醫院等主體協同合力,在醫養結合的制度設計、政策出臺、風險管控、業務發展、標準落實等方面探索出符合當地老年人需求的模式,發揮信息化智能化在養老服務中的增值功能;
四是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要充分挖掘閑置社會資源,將城鎮中廢棄的醫院和廠房,事業單位改制后騰出的辦公用房,鄉鎮區劃調整后的辦公樓,以及轉型中的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培訓中心、療養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各類機構等整合改造。
五是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我國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和民間資本潛力,破除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在社會領域推進養老服務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促進社會力量逐步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為滿足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的迫切養老需求貢獻最廣泛的力量。
本文標題:養老產業走出困局,政府引領主導責無旁貸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8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