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經邦,人才為急。2021年,民政部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高規格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歷時半年之久,3.4萬名養老護理員同場競技,通過全國454場地市賽、32場省級選拔賽,128人獲得全國決賽入場券,書寫了新時代養老護理人才的職業風采。以大賽為契機,各地不斷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政策體系,全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與此同時,今年民政部和江蘇省政府合作,支持南京中醫藥大學建設養老服務管理學院,開啟部省協同高起點引領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實習實訓、政策研究的創新模式。
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這是全國養老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明確信號。
今年以來,瞄準失能失智長期照護、家庭床位建設、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培育引進專業力量、強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在豐富多元服務供給,服務方便可及上,各級民政部門著力打通難點、堵點、痛點,讓廣大老年人身邊的養老服務觸手可及。
全國養老服務設施供給持續增加。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為34萬個,床位817.2萬張;床位結構不斷優化,護理型床位在新增床位中占比明顯提高,離十四五期間護理型床位占比要達到55%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居家社區養老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為進一步實現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愿望,2021年民政部會同財務部共撥付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11億元,支持北京市朝陽區等全國42個地區組織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
制度創新為養老服務積聚新動能。民政部聯合國家醫保局制定《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試行)》,探索建立評估結果跨部門互認機制。依托浙江省嘉興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79歲的失能老人李奶奶每月可以報銷近2000元護理費,第六險不但解了老人退休金不足的燃眉之急,還讓她得到更為專業細致的照護服務。
農村養老服務三級網絡建設全面鋪開。山東省出臺關于加強農村養老工作的27項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好農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就餐就醫、失能照護、社會參與等突出問題。湖北省因地制宜探索開展縣級民政部門直管、社會力量委托經營、民政鄉鎮共管等特困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精準服務聚焦特殊老年人群關愛。上海市在全市44個街鎮啟動第三批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試點,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鏈接資源、建設平臺,逐步建立起社區老年認知障礙專業照護服務體系。江蘇省全面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訪和關愛服務制度,惠及全省16.8萬農村留守老年人。
醫養結合步入務實推進階段。今年8月,在福建省政府專題會議上,明確將醫養簽約服務列入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職責,并將落實情況納入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管理。
廣泛培育引入優質服務資源。江西省南昌市面向全國公開征集10家普惠養老服務型企業,立足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價格適中、質量可靠、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
切實解決偏遠海島老年人的急難愁盼。今年5月,浙江省啟動海島支老行動,計劃在3年間,由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五地結對枸杞島等15個舟山偏遠海島,助力3萬余名偏遠海島老人共享優質養老服務發展成果。
用好志愿服務資源養老。今年,四川省試點時間銀行,通過建立一個網絡、開發一個程序、建立一套機制,搭建政府、社會、市場、家庭資源多方合作,以志愿服務為核心、專業服務為支撐、互助共享的老有所為平臺。
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融入智能時代。2021年,重慶市優化民政系統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組建230支社工和志愿服務隊,開展的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培訓惠及5萬余人次。
本文標題: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持續增強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zhengce/1451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