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養老服務中心大門,就是老人們熟悉的街景,推開房間窗戶,就見著熟悉的小區景色,與子女僅一碗湯的距離。三頓飯不用自己動手,定期進行專業康復理療,每天有豐富的興趣活動,還能與其他老人交友聊天,不出社區,在家門口就能安享晚年。
這是重慶大力推進的公租房社區養老方式的真實寫照,成效明顯。來自重慶市住建委和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公租房已累計保障住房困難群眾54萬戶、140余萬人。其中,市級公租房30.4萬戶、90余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7.8萬人。對此專門開展了就業創業、養老服務、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特殊困難人群扶助四個促進計劃,通過公租房養老服務促進計劃的實施,逐步確保了公租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愛。
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
家住沙坪壩大學城的學府悅園公租房的65歲的何興隆老人,離異后又遭遇一場疾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白天要上班的女兒有心無力,將老人送到小區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也因此得到了更專業的護理,老人自此在離家最近的地方開啟了全新的晚年生活。
沙坪壩區學府悅園公租房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重慶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學府悅園公租房居民和附近居民提供食、住、娛、醫、養、護一站式養老服務,同時鏈接兩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實施一中心帶多站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養老服務鏈條化。老人既可以全天居住在養老中心內,享受24小時專業照料,也可以在家居住,點菜式享受家政助潔、生活照顧、助餐送餐、醫療服務、代購跑腿、上門理發等照料服務。
目前,21個市級公租房小區建成養老服務中心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26個,養老服務設施陣地實現公租房全覆蓋,基本形成機構帶中心、中心帶站點的鏈條體系和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態勢逐步形成。
家門口的社區養老食堂
11月30日,城南家園公租房中一路社區食堂正式開門營業,這是繼社區養老服務站成立以后,社區為做優居家養老服務的又一全新嘗試,公租房小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熱乎、營養、可口、衛生的飯菜。
圍繞有溫度的服務、有品質的養老,公租房小區構建日間照料、孝老助浴、失能照護、醫養康護、愉悅樂享五大養老服務內容體系,為老人提供醫、養、康、護、樂五位一體的養老服務內容鏈條。目前,21個市級公租房小區已構建五位一體養老服務鏈條11個,其余正推進實現五位一體養老服務內容集成化。
家門口的健康管理中心
重慶公租房社區,老人除了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也有家門口的健康管理中心。
目前,市級21個公租房小區均建立公租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定期為65歲以上公租房老人提供免費體檢、健康診療,為失能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推行家庭簽約醫生服務,為4.2萬公租房老人建立動態健康檔案,并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藥上門服務,定期進行健康指導。同時,各小區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衛生服務中心、轄區醫院等,簽訂多方協議,探索醫養融合醫養簽約等醫養結合融合模式,開展包括健康檢查、疾病診治、醫療護理、臨終關懷等醫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公租房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正在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同時推動以項目管理為抓手助推公租房養老服務專業化品牌化。
本文標題:重慶:推進公租房社區養老托起幸福夕陽紅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zhengce/1453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