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與以往不同,如今很多人的養老觀早已發生變化,因此,對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及的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會議傳達出的,一個是積極老齡觀,一個是健康老齡觀,特別是積極的老齡觀所帶來的機遇,比如銀發經濟就亟需關注。陸杰華告訴記者,這也是貫穿此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的一個主線,其理念將融入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此前,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郝福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老年人的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特別是1962年以后有一個嬰兒潮,現在陸續進入老齡化階段,這些新的老年群體,物資儲備更加充實,他們的消費觀念更新,消費意愿和能力也更強,所以老年消費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陸杰華解釋,這些低齡老人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收入水平不同,而且需求多樣,這會給老齡產業帶來強大推動力。
因此,老齡化新特征,隨之帶來的是康養產業的新機遇。陸杰華認為,老齡化加速下,全社會消費心態將發生變化,體現在人們對預期壽命的提高及提前防老的心態,將在更廣泛的年齡層次上利好藥品保健、保險、醫養醫療、寵物經濟等領域。
更積極的預測,也體現在市場需求里,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預測,中國老齡產業規模巨大、前景廣闊,老齡產業產值將在2050年突破100萬億元,將占GDP的1/3以上。陸杰華強調,我國康養產業雖處于起步階段,但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潛力,日后會變得逐步社會化、走向產業化、趨向市場化、逐漸標準化。
本文標題:推動新的生育政策,積極老齡觀與健康老齡化將成趨勢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4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