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尊賢,既是經濟文明交融共進之體現,也是賡續民族精神所必需。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赤峰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為849580人,占總常住人口的21.0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9.74個百分點。老年人作為見證和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幸福指數是一個城市總體發展的試金石。
今年9月,市委書記萬超岐主持召開了全市離退休老干部座談會,通過與老干部們促膝交流,深入了解我市老年人及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和全市民生事業發展情況,推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縱觀全市醫療、住房、交通等多個重點行業近年來的總體發展思路和成就,無一例外都圍繞著老年人這一重要群體精心施策,為他們開辟出了一條條貼心便利的綠色通道,使政策既有厚度又顯溫度。
老有所醫醫療服務更貼心
時值寒冬,隨著多種疾病進入高發期,市區內幾家大型醫院門庭若市。赤峰市醫院門診大廳內,各個窗口前都像平時一樣排起了候診長隊。
大廳里雖然人頭攢動,老年患者們卻有條不紊——醒目的老年服務窗口已然為他們省去了排隊等候的麻煩。窗口工作人員耐心地為老人們提供人工掛號和現金收費服務,這讓不善使用手機的老人們感到格外貼心。老年服務窗口只是赤峰市醫院一整套助老服務的開端,掛號之后,老年患者可以通過老年人綠色通道享受到簡便快捷且人性化的就診流程。針對老年人特點,門診導醫服務可以為他們提供詳盡、細致的就診指導。還設置了用藥咨詢門診,為存在慢性病用藥和特殊人群用藥等問題的老年患者提供藥物咨詢服務,幫助他們優化合理用藥。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老年患者,還有專人協助他們辦理入出院手續、制定入出院計劃,甚至還能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出院安排機構連接服務。這一整套服務讓老年人從就診到出院,全程都能享受到醫院全方位、無死角的醫療服務。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也針對老年群體推出了一系列適老化服務。記者走進門診大廳,首先看到的就是中央位置的導診臺,我為群眾辦實事·老年人服務咨詢臺、黨員先鋒示范崗字樣赫然在目。為切實優化老年人就診流程,導診臺專門對老年患者提出的相關就診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并提供相應幫助,導診人員還會親自帶領老年患者辦理掛號、繳費等業務。
為了讓老年人專用窗口充分發揮作用,醫院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了嚴格培訓。同時,老年人掛號流程也得到了簡化,只根據身份證信息及年齡判斷老年人專用窗口適用對象,不再需要出示老年證。為減輕患者就診壓力,該院門診部專門增設了簡易門診診室,窗口及診室工作人員不足、患者排隊過長等現象成為過去式。
小細節,大服務,日趨完善的醫療服務有新意更有心意,既為全市老年人把好了健康關,也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健康保障。
安居樂業老舊小區換新顏
民以居為安,居所直接影響著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老年人安土重遷,讓他們居住了幾十年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現在的改造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以前的臟亂差場景一去不返,就跟搬了個新家一樣,一進小區里心情特別舒暢。除了這些看得見的變化,一些看不見的變化也很多,改造的時候,小區內外兼修,徹底地解決了供水、供暖、排污等問題,小區改造徹底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紅山區松州園小區居民告訴記者。紅山區松州園小區是被列入改造的小區之一,這個有著20多年房齡的老小區曾經破爛不堪:路面坑洼不平,垃圾亂扔,私搭亂建的小棚雜亂無章,雜亂的線路織成蜘蛛網,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居民苦不堪言。改造后,幢幢樓房外立面粉刷一新,道路整潔平整,綠化帶疏密有致,單元防盜門統一規整,停車位劃線整齊劃一,中心花園休息亭別致新穎,路燈、充電樁、自行車棚、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赤峰市從2019年就著手這項工作,重點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有條件的小區對完善類和提升類內容進行改造,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城市品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1年,我市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抓手,從現實利益出發,聚焦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打實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并把全面實施老舊小區提質改造工程寫進了為民辦實事的承諾里。
自2019年以來,我市共改造老舊小區418.32萬平方米,涉及491個小區、1197棟住宅樓,48563戶居民不用花錢買房、不用搬家就住上了新樓。
據悉,赤峰市計劃2021至2023年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適當配比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2022年,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為247.6萬平方米,將涉及9個旗縣區的257個小區,789棟住宅樓,32089戶居民可住進新樓。2024至2025年,將重點改造2001至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力爭十四五末完成現存老舊小區的改造。
安穩出行交通安全再升級
作為城市血脈,交通承載著百姓的生活、工作和人際。車水馬龍、變幻莫測的交通道路向來難于治理。據部分離退休老干部反映,我市幾條線路公交車在個別站點停靠時并沒有貼近站點,而是占據了最右側機動車道,這也導致有些電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穿過時,可能會對正在上下車的老年人帶來安全隱患。
記者了解到,我市紅山老城區車多路窄,道路資源極為有限。有些站點公交車到站都是將車輛停在機動車道內上下乘客,既影響后方車輛通行造成交通擁堵,又使上下車的乘客和過往的非機動車交叉沖突構成極大安全隱患,很多群眾對此頗有怨言。
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督查組對公交車停靠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督查。期間,調研督查組人員與市公交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并隨機跟隨1路、2路、6路、9路、21路、66路等6條中心城區主要線路公交車查看進站停靠情況。調研督查組發現,6條線路公交車在到達未設有港灣式??繀^的站點附近后,均在最右側機動車道停車換乘,公交車與站牌之間為非機動車道,停車時非機動車道上電動車、自行車正常行駛,存在公交車乘客與過往車輛發生碰撞的安全隱患。
經市交通局與公安交警部門協商后,決定在市中心城區的紅山區老城區、紅山區橋北、松山區主城區及新城各選一處路況適合的公交場站作為試點,采取施劃標線、設置虛擬停車港灣和秩序護欄等方式,輔助公交車進站停靠上下客。讓廣大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能夠安全從容地享受到城市交通帶來的便利。
提升城市老年群眾幸福感絕非一日之功,需要立足長遠、多點發力。除上述幾大行業,我市將適老化服務意識滲透到了各行各業,例如赤峰體育中心面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活動大廳1處、劃分老年人專屬活動區4處,為全市老年群眾體育健身提供了便利,獲得了老年人交口稱贊。方方面面不一而足,種種細節可窺一斑。改善民生、服務老年群體是一篇內容豐富的大文章,赤峰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通過人性化、精細化、規范化、實用化的服務為書寫發展鴻篇增添溫情的注腳。
本文標題:內蒙古:老有所享,施政所向——我市多點發力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zhengce/1442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