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要點個豆腐,不放辣椒等下我要去小區里走一走晚上我要和兒子回家一趟這樣的話語,常常在岳塘區菊花塘社區銀海倆寶貝長者之家出現。在這里,老人可以吃點菜,服務也可定制,老人還能常回家看看。而這一相對自由又安全的社區養老模式,拼的就是距離二字。
入住養老院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銀海公司經過多年探索得出結論,他們最需要的不是豪華之地,而是心安之所。老人在哪里最安心?自然是離家近的地方。家門口的養老院讓老人沒有脫離原本的生活圈子,面對的都是熟人熟事,心理負擔會小很多,養老舒適度也會高很多。公司黨支部書記周艷純說。
截至目前,銀海公司共在全市8個社區打造了這樣的養老服務點,入住的多為本社區居民,可以說是離家最近的養老機構。更方便的是,每個點的服務是綜合型的,居民可根據自身需求,在長期入住、短期入住、日間照料、喘息服務等多種模式中自由選擇。
而距離近,服務的都是本社區居民,勢必會導致養老機構的規模相對較小,除窯灣街道唐興寺社區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外,銀海公司其余幾個點的床位均在20張左右。但小的好處在于,養老服務可實現特色定制。周艷純介紹,一區一中心、一點一特色是銀海公司養老產業布局的根本原則。
雨湖區龍子巷社區銀海倆寶貝長者照護之家主打的則是一老一少模式。
這里原是社區居委會的辦公樓,3層樓加起來只有400多平方米,但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家庭的豪宅,一樓是會客廳、廚房,二樓是臥房,三樓是書法室、手工制作坊等娛樂學習場所,上下樓有電梯,吃飯有專門的營養師配制。更讓這里像個家的是,不僅老人住在這里,孩子們也喜歡往這里跑。
由于毗鄰金庭小學,銀海公司將院子里的閑置房子整理出來,建成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孩子們放學后可在里面閱讀繪本、打乒乓球、為學校的文藝匯演排練軍鼓,練好了便請長者照護之家的老人們來看,院子里總是熱熱鬧鬧的。在這里住了一年多的田老說,在這里住,跟家里沒什么差別,孩子們跟我可親熱了,一點兒都不孤獨!
本文標題:社區嵌入小麻雀,拼的是距離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1991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