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8.7%,預計在2035年前后超過30%。近些年,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各地老舊小區的適老化改造工作取得不少成效,但總體上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
一是適老化改造需求旺盛,市場存在巨大提升空間
作為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的關鍵抓手,這些年全國各地都很重視老舊小區的適老化改造,特別是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大量展開,在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的養老格局要求下,居家適老化改造的需求十分龐大。與之相伴的住宅內公共區域,如加裝電梯、樓道地面防滑、出入口無障礙等,以及社區環境,如車輛分流改造、加裝休息座椅等適老化改造,以及適應數字化社會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讓適老化改造潛在的市場規模達10萬億量級,目前適老化改造市場規模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二是適老化改造關系復雜,利益平衡難度較大
老舊小區的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涉及利益主體眾多,相應的政策法規配套缺乏,推進落實難度大。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為例,雖然加裝電梯受到多數住戶歡迎,特別是能讓那些房齡長、居住老人多的老舊小區出行得到極大改善,甚至大幅提升住房價值,但實施并非易事。最關鍵的原因是,一二樓住戶的利益可能受損。為此,一些地方甚至以強制方式推廣加裝電梯,參與表決的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即可加裝電梯,但也加了前置條件就是無住戶反對,推行難度還是不小。因此,在住宅內公共區域和社區環境的適老化改造中出臺有效配套政策來平衡好各方利益迫在眉睫。
三是適老化改造投入單一,社會參與度亟待提升
居住環境的適老化改造投入巨大,依據市場經驗來看,政府購買服務占適老化改造服務供給的合理份額大致在10%~20%左右。然而,目前我國老舊小區的適老化改造以公共財政的單一投入為主,受制于市場發育不完善,根本無法滿足適老化改造的巨大需求,甚至一些市場服務商只是看中政府補貼,為爭取補貼才參與進來??傮w來看,適老化改造的社會資本參與比較有限,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適老化改造還遠未形成。
四是適老化改造標準缺位,統一市場難以形成
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潛在超大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加之地方政府的宣傳引導和積極推動,涌現出一些適老化改造的整體方案解決企業,以及一些承擔適老化改造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專業型企業。但由于缺乏統一的國標、行標以及強制標準,地方和地方間甚至企業和企業間的產品無法兼容通用,產品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適老化改造出現一地一標甚至一企一標的不良趨勢,結果是全國統一市場難以形成,超大市場的規模效應難以發揮,適老化改造的速度和質量難以提升。
本文標題:適老化改造工作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
本文出處:http://www.www.kenanpipe.com/news/news-dongtai/2012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